被“千万工程”改变的村庄

最新信息

被“千万工程”改变的村庄
2024-02-05 01:26:00
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,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蕴含的发展理念、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。“千万工程”即“千村示范,万村整治”工程,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,造就万千美丽乡村。
  徐法明所在的浙江平湖广陈镇龙兴村,正是在“千万工程”中,改变了村庄面貌的一个水乡。从2018年开始,水清岸绿的乡村,又一点点回到徐法明的生活中。
  2018年,张晴雯和团队的同事、学生们来到平湖,在平湖市政府的支持下,开启了一场农田面源污染的攻坚。
  “面源污染”,一个普通人很难接触到的词汇,主要指那些没有具体源头的污染,和点源污染相对应。农田污染是典型的面源污染,没有排放点,但任何地方都可能是排放点。对他们来说,找到乡村污染的根源,是开启攻坚的第一件事情,也是让村庄变美的前提。
  进驻到村里,他们开始检测每一块农田、每一条沟渠河道、每一个池塘湖泊,按时取样、检测,跟踪那些“污染物”的走向,它们从哪里来,又流向哪里?
  在长时间的取样检测之后,张晴雯和她的团队,逐渐摸清了农田污染的来源和排放过程,他们发现,农田中普遍施肥过量,累积的肥料等,会随着稻田的灌排水、雨水等,流入沟渠、池塘等,最终汇入河道,而由于当地水流平缓,河流的自净能力又相对较弱,所以污染物聚集越来越多。
  在徐法明看来,河水变得浑浊,可能和水底的淤泥过多有关,在过去,乡间的农人们每年都会把河泥挖出来,挑到农田里,富含有机质的淤泥,是上好的肥料,但随着化肥、农机等现代农业技术、农资和农具的应用,已经很久没有人挑河泥了。
  张晴雯他们的调查,某种程度上,印证了徐法明的想法。在她看来,许多农业污染物,本质上其实都是过剩的肥料,或者是放错地方的资源,当地的农田并不缺养分,农民习惯大量使用肥料,尤其是化肥,他们认为这有助于产量的提升,但实际上,农作物消耗不了过多的肥料,肥料的分解也需要过程。因此,当施肥过多,过剩的肥料就会通过流水进入河道,河道的养分越来越富集,滋生了更多的微生物、水生植物等,它们死亡后,又会变成有机物,留在水中。
  了解了污染的来源,张晴雯和团队同事们,为龙兴村制定了一个全程清洁化生产的模式。
  他们觉得,一套新的生产技术和模式,可能更适合这个村庄的可持续发展,而不是通过治理项目,短期内取得效果,但又要承受远期可能恢复污染的风险。
  这套新的体系中,减少农业投入和提升农业效率同时并行,减少投入,可以降低环境的负担,而新的技术,则可以充分发挥肥料的作用,用更少的肥料,获得更高的产出。而要让农民认可新的技术和生产模式,就需要提高生产效益,通过品牌培育等,让农民有更高的收入。
  徐法明是最早采用新技术模式的农民之一。在徐法明的地里,水肥管理从播种就开始了,张晴雯帮助他们引进了新的插秧机,可以在插秧的同时精准施肥,同时和当地肥料企业合作,开发新的绿色肥料,精准管控所有的施肥、灌排水环节。
  平湖市农业农村局的资料显示,为减肥减药,自2020年起,平湖推广相关集成技术,一年间,平湖全市化肥、农药使用量同比2017年分别减少22.5%和30.1%。
  蒋嫄可是中国农科院环发所的研二学生,2022年,在北京学完理论课程后,她就和老师们一起,常住在平湖,监测水肥的每一点变化,和农民们一起下地干活。在2023年,整个一年中,他们发现,各个指标都在缓慢地下降,实际上,在她到达平湖之前,这里的水质就已经达标了,如今在做的,更多是持续性的实验。而是否能持续,是这场乡村生态治理最大的难题。
  在龙兴村,一场全面的环境治理工程同步展开,政府、科学家、企业、村庄等一起,共同改变着村庄的每个角落。
(文章来源:新京报)
免责申明: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,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。

被“千万工程”改变的村庄

sitemap.xml sitemap2.xml sitemap3.xml sitemap4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