砍蔗“候鸟”南飞 用忙碌迎接春天

最新信息

砍蔗“候鸟”南飞 用忙碌迎接春天
2024-01-10 10:05:00
将蔗砍倒、剥去蔗枝、削掉蔗叶、捆在一起……每天早上六点,吴如福就已开始劳作。旁边,他的妻子在草堆上喝水歇息,没多久,把衣服往旁边架子一搭,也加入了工作中。
  他们是来自贵州的砍蔗“候鸟”,一到冬天就开始“南迁”。
  “甘蔗收成时,我们这边很缺砍蔗工人,外来务工者帮助我们收割甘蔗,让我们能及时把甘蔗运送到加工厂和物流中心。”岭北镇横山村党支部书记刘东清很感谢“候鸟”的到来。现在,横山村委会管辖的每一条自然村都有一批外来砍蔗工人。
  温暖的冬风拂过郁郁葱葱的蔗林,带来了南飞的“候鸟”。他们在广袤的田野里,用双手迎接春天。
  收入“节节高”
  从闲着到收入超两万
  吴如福和妻子来自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的雷山县,苗族人,成为砍蔗“候鸟”十年了。
  冬天,雷山县天气寒冷,大部分土地都冻上了,庄稼几乎无法种植。务农活动按下暂停键,农民们一直闲置着等待春天的到来。十年前,吴如福也是冬日闲置农民的一员。漫长的冬天让他也闲下来了。“冬天停下来还挺不习惯的。”他总想干点什么提高收入,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。这时,村里有人介绍了一份到大陆最南端的地级市湛江砍蔗的工作,他带上妻子兴冲冲地出发了。
  十年间,由于两地气候差异,劳动力需求出现季节性变化,像吴如福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冬季向南“迁徙”已成遂溪一景观。
  每年十一月底,遂溪甘蔗吹响丰收号角,空气中飘荡着清甜的气息。“候鸟”们从贵州坐十个小时大巴到遂溪,在岭北镇政府前的广场下车,等待老板开车接他们到某个村子里安顿下来。
  “闲着也是闲着,不如来这里赚钱。”刚开始,吴如福砍蔗不熟练,砍几根休息一会,现在,他已经可以边说话边砍蔗,挥刀速度丝毫不减。他发现一个速度变快的秘诀,除了手快体力好,工具也颇有讲究。晚上回到住处,他会花半个小时左右磨刀。被磨得发亮的刀,第二天可以砍多几十斤甘蔗。
  以吴如福的速度,“一天下来大概可以砍一吨多的甘蔗。一吨,老板会给135元的工钱。”至于具体砍到什么时候则说不准,有时到二月底,有时到三月,要看丰收的情况。“一般砍到丰收季结束,收入有两万多。”
  这一摞摞甘蔗,沉甸甸的,也承载着吴如福的希望,“这些钱能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,虽然他成绩不咋好。”
  与“节节高”的收入相比,砍蔗工人的劳作在逐步变得轻松。
  早上九点,运蔗车和抓机开进蔗林。此时,工人们已砍了不少甘蔗,一根根摞在一起,形成甘蔗堆。抓机抓起一摞,开到运蔗车旁,爪子一松,甘蔗掉进车里,扬起一片尘土。一个早上,能装满一大车。
  对砍蔗工人而言,抓机是个好帮手。“以前我们不仅砍完捆好,还得搬运到车上。比起砍,搬运是更累的活,有时累得腰都直不起来。”从事砍蔗工作六年的吴海说,“有了抓蔗机之后,就不用搬运了。”
  砍蔗工人热火朝天、抓机来回穿梭、运蔗车不停运转……连绵不断的蔗海开始“退潮”。
  生活“节节甜”
  把田野变成温暖的家
  砍蔗时,天空常冒出太阳,工人们一般戴着草帽干活。有时太热了,男工人会脱去外衣,剩一件无袖背心,黢黑的手臂和偏白皙的脸形成鲜明对比。女工人则比较注重防晒,再热的天也会着长袖干活。
  远方,贵州正大雪纷飞,白茫茫一片,寒风刺骨得能把皮肤刮出几道口子。“我们还挺喜欢遂溪的冬天,像春天一样。”吴如福说,“来这里干活赚钱,刚好也可以过冬。”
  今年,和他一起来的,有同村的九个人。“我们都是一个大家族里的,大家相约着来遂溪砍蔗,有伴!”年过50的李建英说,同一批里有夫妻、兄弟姐妹、亲戚等。
  李建英和同行的李正午十分要好,两人在村里就经常凑一块聊家常,现在到甘蔗地里,也是一边砍蔗一边聊天。蔗林里时常荡漾着他们的说话声和笑声,和着运蔗机的轰隆声,仿佛一首动人的奏鸣曲。
  有家人和好友相伴,在温暖如春的田野上,不知不觉他乡变故乡。
  李建英和李正午身着有苗族特色的服饰。“我们的女装有便装与盛装之分。我现在穿的是便装,样式简单,方便劳作。”阳光下,服装上苗族特色刺绣熠熠生辉。
  中午,最先干完活的人生火做饭。吴如福早早地完成了上午的砍蔗工作,到车上拿出一盆大锅,放在蔗林前的空地上,刚好下面有个小土包,形成天然的灶台。他捡了一堆树枝,掰成一小节一小节,放进土包里,打火机一点,“野生厨房”便开张了。
  一人、一锅,田野上升起袅袅炊烟,安静祥和得仿佛能听见天空的喘息声。
  食物的香味,督促着干活的人加快速度。很快,大家便从四面八方走来,会聚在土包灶台前。打开锅盖,辣子鸡的香味飘来,旁边还摆着一盘满是辣椒的蘸料。“这是我们贵州的特色菜,但我们还觉得不够辣。”
  他们端着两个钢盆,一个放饭,另一个里盛着透明的液体,乍一看以为是白开水,其实是酒。一口下去,畅快淋漓。
  “喝点酒好干活!”“是贵州的白酒吗?”“不是,是广东这边的白酒。”两地生活在这一刻,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。
  文:姚瑶
  图:吴东俊
(文章来源:南方日报)
免责申明: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,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。

砍蔗“候鸟”南飞 用忙碌迎接春天

sitemap.xml sitemap2.xml sitemap3.xml sitemap4.xml